熱線:021-5605683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熱線:021-56056830,66110819
手機:13564362870
研究簡介:本研究報道了在太平洋深淵海床上進行的一系列實驗,揭示了深海沉積物中一種名為“暗氧產生”(DOP)的新現象。研究團隊通過在Nauru Ocean Resources Inc.(NORI)-D許可區(qū)域的克拉里昂-克利珀頓區(qū)(CCZ)進行的原位底棲室實驗,觀察到氧氣濃度在兩天內增加了三倍以上,超過了背景濃度。這一現象與多金屬結核的存在相關,這些結核表面具有高達0.95V的高電壓勢,提示海水電解可能是DOP的一個來源。實驗中,研究人員排除了實驗操作、空氣氣泡和塑料室材料對氧氣產生的影響,并通過獨立測量確認了DOP的存在。他們還提出了“地質電池”假說,即結核層間的電位差可能引起電子重新分布,從而產生氧氣。這一發(fā)現與所有已發(fā)表的深海沉積物氧氣通量研究結果不同,表明DOP可能為深海呼吸作用提供氧氣。本研究強調了理解DOP機制的重要性,這不僅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深淵海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還可能對深海采礦活動產生影響。深海采礦可能會改變結核上的沉積物分布,進而影響DOP活動。因此,未來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探索DOP的時間性質和空間分布,以及它在地球歷史中金屬氧化物沉積、生物進化和地球氧化過程中的作用。
unisense水下原位培養(yǎng)箱的應用
海底O2微剖面是在5E巡航期間部署AKS313、AKS316、AKS318和AKS321著陸器期間使用安裝在距海底室<0.5 m處的UNISENSE深海微剖面裝置制作的。使用20 cm O 2微型傳感器以0.05 mm的步長穿透沉積物來制作微觀剖面。微傳感器在著陸器部署前2小時在原位溫度(1.6°C)、0%和100%O 2飽和度下進行校準。在每個采樣深度,微傳感器在每次測量之前停止5秒。然后傳感器記錄了五個單獨的O 2濃度測量值。對每個深度點取這五次測量的平均值?;贠 2濃度與O2開始耗盡的深度的斜率的轉折點手動確定沉積物表面。
實驗結論
研究人員在太平洋深淵海床的多金屬結核覆蓋區(qū)域通過原位底棲室實驗觀察到了暗氧產生現象,即在沒有光合作用的情況下,氧氣濃度出現了凈增加。研究發(fā)現DOP(暗氧)與多金屬結核的存在密切相關。結核表面具有高電壓勢,這提示了海水電解可能是DOP的一個可能機制。研究者提出了“地質電池”假說,即結核層間的金屬離子電位差可能導致電子內部重新分布,從而產生氧氣。通過在CCZ的多個地點進行實驗,研究者發(fā)現DOP不是孤立現象,而是在多個地點都有發(fā)生,表明這一過程可能在深淵海床中有廣泛的分布。DOP可能為深海海底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氣,這對于深海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能量和物質循環(huán)具有重要意義。同時深海采礦活動可能會影響結核上的沉積物分布,進而影響DOP活動,對深海環(huán)境造成潛在影響。
圖1、a–c,原位海底艙著陸器部署是在5D(a)、5E(b)和7A(c)巡航至NORI-D許可區(qū)域期間進行的。所有孵化實驗中都存在結節(jié)。5D圖(a)中的綠色調、藍色調和紅線分別表示死藻生物質、溶解的無機碳,NH4+和過濾的海水處理。AKS279-Ch.3中光極數據的間隙是由于光極定期不記錄數據造成的。黑線表示AKS273 5D巡航期間在底棲室外部測得的環(huán)境O 2濃度。5E(b)和7A(c)圖中的綠色和黃色色調線分別表示死藻生物量和對照(無注射)處理。在28、38和47 h的一些O2濃度分布圖中看到的小幅下降是由于用50 ml海水稀釋了腔室水造成的,海水通過1.5 m(0.25 cm直徑)從外部夾帶到腔室中。當注射器采樣器從室內采集海水樣品時打開管子。在5D和7A實驗的前2小時內測得的恒定O2濃度是由于攪拌器關閉1小時以使底物(例如死藻生物質)下沉到沉積物表面。在5E探險期間,從著陸器部署的那一刻起,直到著陸器返回且攪拌器的電源斷開為止,攪拌器一直處于打開狀態(tài)。
圖2、克拉里昂-克利珀頓區(qū)(CCZ)內的底棲室著陸器和多管取樣器部署位置底棲室著陸器(BCL)在APEIs 1、4和7(西CCZ)、UK1和OMS以及NORI-D(星號)的部署位置(a),以及NORI-D的兩個區(qū)域(Collector Test Area或CTA和Preservation Reference Zone或PRZ)(b-d)的中央深淵太平洋。圖c中還顯示了多管取樣器(MUC)的部署位置,該取樣器在5D航次期間采集了用于5D航次期間進行的原位實驗的沉積物樣本。
圖3、在NORI-D底棲室著陸器實驗期間通過Winkler滴定法測量的水樣中的氧氣濃度在不同處理下,定期從室內收集的水樣中通過微Winkler分析測量的平均氧氣濃度(μmol L?1)。處理包括5D(A)、5E(E)和7A(G)航次期間的死亡藻類生物質,5D航次期間的DIC+NH4+(B),5D航次期間的0.45-μm過濾海水(C),以及5D(D)、5E(F)和7A(H)航次期間的對照(無注射)。
圖4、在UK1和OMS許可區(qū)域以及APEIs 1、4和7進行的底棲室著陸器實驗中測量的氧電極濃度。在2015年UK1和OMS許可區(qū)域以及2018年6月西CCZ的APEIs 1、4和7進行的36小時深淵(4037-5216米)原位底棲室著陸器實驗中記錄的氧電極讀數。這些實驗與在NORI-D進行的實驗相同。2015年和2018年實驗中記錄的O2濃度是基于4-6個月前進行的工廠校準得出的,因為在船上無法復制原位溫度進行氧電極校準。因此只能解釋O2濃度的相對變化。
圖5、條形圖顯示了在原位外沉積物芯中的總凈O2產生。在5D航次期間進行的48小時原位外孵化中,沉積物芯(n=1-3)暴露于各種處理下的總凈O2產生(μmol O2 core?1)。O2產生是通過計算t=0小時和48小時之間覆蓋沉積物的水相中O2濃度的差異來確定的,同時考慮了芯體積。圖中也顯示了作為條形圖上方數據點的個別通量。
結論與展望
本研究在太平洋克拉里昂-克利珀頓區(qū)(CCZ)的深淵海床進行了一系列的原位底棲室實驗,揭示了深海海底多金屬結核覆蓋區(qū)域存在一種新的氧氣產生機制——暗氧產生(DOP)。實驗結果顯示,在沒有光合作用的情況下,海底沉積物中的氧氣濃度出現了顯著增加,這一現象與海底多金屬結核的存在密切相關。UNISENSE原位培養(yǎng)箱裝置的微剖面數據揭示了在實驗過程中,氧氣濃度在沉積物中不僅沒有減少,反而出現了凈增加的現象,即DOP(暗氧)。這一發(fā)現對于理解深海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氧氣循環(huán)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者通過排除實驗操作、空氣氣泡和塑料室材料等可能的影響因素,確認了DOP的存在。此外,結核表面存在的高電壓勢(高達0.95V)提示了海水電解可能是DOP的一個重要機制。研究還提出了“地質電池”假說,即結核層間的金屬離子電位差可能導致電子內部重新分布,從而產生氧氣。UNISENSE原位培養(yǎng)箱結合的深海微剖面裝置被用于進行海底氧氣微剖面測量,通過使用氧氣微傳感器,UNISENSE深海微剖面裝置能夠穿透沉積物,并在不同深度測量氧氣濃度。這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沉積物-水界面處以及沉積物內部的氧氣梯度。本研究的結論強調了DOP作為一種新的深海氧氣產生機制的發(fā)現,其與多金屬結核的潛在聯系,以及這一發(fā)現對深海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和未來深海采礦活動的潛在影響。